第八章寻找

  自从6月1号丢失了小朱古的四个月以来,卓玛不是带着格尔木,就是带着扎西,每天一趟的来到派出所打听消息。民警同志要求他们在家等待,所长告诉卓玛说:“以后你们就不要天天来了,找人,要讲究科学。切不可做无谓寻找,既浪费时间,也浪费了金钱,人也跟着受累。既然我们派出所已经立案侦察,接下来就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了。你们家人目前要做的事情,就是在家耐心等待。切不可盲目行动,避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卓玛告诉所长说:“领导啊!你可不知道,我那个小孙子,可乖巧多了。我总觉得这孩子,比起其他小孩,要聪明得多,乖巧得多。他那一双眼睛,好像会说话似的。哎呀!自从他丢了以后,只要我每天一闭眼,就仿佛看到我那小孙子。所以我每天都睡不着觉,我也不敢闭眼啦!那么一个活蹦鲜跳的孩子,就这样从我们家人手里给弄丢了,说实在的,如果是自己家孩子给弄丢了,倒也随他去吧。可这捡回来的孩子,在我们家给人家弄丢了,如果找不回来,我心里面不单是难受、也无法对人家一个交代呀!无论我们有一万种理由,也是说不过去啊!。”

  说完,卓玛就眼泪汪汪的。所长听了卓玛一席话,即使是个大男人,也免不了一阵子的心酸。善良地道的民簇,为人正直的民簇,他们就是这样珍爱生命,哪怕不属于他们自己的生命。她们甚至被生下来的每一头牦牛、羔羊、小马小驹,都悉心照料。天冷了,拿出给人盖的罽毡,宁愿人受冻,也不认牲口着凉。卓玛的心情,作为世世代代为藏民所长岂能不知。他哽咽着,让女民警将卓玛带到自己的办公室,倒了一杯热水给她,和卓玛慢条斯理的沟通起来,起码给她起到一个安慰作用吧。

  其实,这是个心理辅导室。女民警柴木德旺是要让卓玛,暂时接受小朱古失踪这个事实,然后,慢慢的诱导卓玛,在逐渐承认这个事实面前,做一些配合派出所工作的事情。不要天天往所里跑,既给领导增加压力,也浪费自己的宝贵时间。要充分相信所里,一定会配合其他公安机关,将小朱古找到,只是个时间问题,请卓玛放心的在家等待。作为心理治疗医生的女民警,她知道卓玛这个时候最想要是什么?哪怕是看到小朱古一眼,或者是听到有关于小朱古的一丁点好消息,她就心满意足。否则,在这个节骨眼下,谁想让她心平气和的接受你的意见恐怕没那么容易。你看她这一大早就骑着马,气呼呼的来到派出所,那不是真的来打探消息来哉,荦荦是来责怪我们所长一顿,或者是怼我们工作人员一回,以示对自己深埋已久的内心压力,来一次切底释放。其实,我们每个人在遇到鞭长莫及之时,都会因为自己的诚惶诚恐而坐卧不宁。

  针对这一点,柴木德旺便邀请卓玛静下心来,后照着她说的去做就行了。她要求卓玛说:“卓玛阿姨,你按照我的口令来做就行。首先,你先闭上双眼,连后使自己尽量放松。来,先来一次呼气,唉!接下来吸气,对,继续呼气、继续吸气,放松。接下来你必须想一想你年轻时,是怎么样被评为那曲地区劳动模范的,劳动模范所具备的条件是什么?你受到哪些领导的接见,他们和你的合影照片你始终在保留着,直到现在。”卓玛阿妈,在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内,即刻被柴木德旺带进那被地区领导受奖为劳动模范的那美好时光!

  那是一个晴空万里的早晨,刚刚结束萍踪浪迹游牧生活的格哈德一家,接到自治区领导的通知,要求她们一家人随着县市领导,赶到那曲地区人民政府会议室,去接受领导的嘉奖。县领导告诉卓玛说:“你们家今年被藏民们评为五好家庭,另外,卓玛同志个人被自治区评为劳动模范。这都来自于你们全家人和藏民同胞和谐相处,互帮互利的结果。也是卓玛同志孝敬公婆,热爱集体、热爱家庭勤劳勇敢的结果。你别看领导是高高在上,可下面老百姓的心声领导同志每时每刻都挂在心上。你们家的这一次被评,正是因为你们一家人不做作,不虚伪,一心为大多数人谋福祉的平易近人的结果。尚若不是平时的日积月累,藏民同胞们又怎么会选出你们一家子,群众眼睛是雪亮的。我提前祝贺你们全家,为我们那曲地区赢得骄傲! ”

  格哈德一家打心眼里都没有想到,自己的一家人会被藏民们选上五好家庭,劳动模范!他们一家平时的为人,一直就是这样。凡是都为左邻右舍考虑,有求必应。邻居家的牦牛跑没了,透明胶帮助去找。牲畜生病了,他们就主动帮助想办法治疗。谁家缺个百儿八十块医药费,他们就想办法帮助垫上。爱国家、爱集体、爱藏民、爱自己的家人,是他们家的家规。有道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一家人数十年如一日的为老百姓做好事,大家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这不,他们家终于得到藏民同胞们的回报。根据无记名投票结果,他们家领先于第二名一万多票,以绝对优势的卓玛阿妈,被评上那曲地区独一无二的劳动模范。

  在让卓玛阿妈发表获奖感言的一刹那,她激动得口齿打颤:“我就是个普普通通的藏簇妇女,和所有女人一样,我只知道害人的药不让人吃,犯法的事,不让人去做。就好像我们家的牦牛护犊子那样的,关心着藏民们的每一分财产,每一个人的健康,每一家的安宁。谢谢大家!”

  一阵雷鸣般的掌声之后,在自治区领导送他们回家的路上,格哈德不好意思的对区长古达拉莫说:“卓玛在获奖感言上的讲话,好像自己是个领导似的,你们千万不要见怪哦!”古达拉莫捧腹大笑:“我说格哈德,你怎么也学会拐弯抹角了啊!卓玛说的是心里话,既朴素,又实在。正是因为她平时以一个领导者的姿态,去要求自己,以兄弟姐妹的亲情关怀着每一个人,所以才赢得了大家的公认啊!站在高处才能看得更远嘛!领导又怎么啦?我们也不是没有被评上劳动模范吗?你知道这说明什么吗?任凭你是高官厚禄,只要老百姓不买账,你做什么都是白搭!”是啊!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古达拉莫深深地吁了口气。

  卓玛说到这里,这个人都处在亢奋中。她脸上布满笑容,还情不自禁的哼起小调来,这就是当天她拿着奖金和奖状回到家里的实况。看到卓玛阿姨如此表情,女民警柴木德旺知道是叫醒她的时候了。醒来后的卓玛好像忘记了来找派出所要小朱古的事情,接下来,她应该知道自己回到家里怎么去做才对。可一到家,她又恢复到和往常一样,要求格尔木或者是扎西,在那曲每一个地方去寻找小朱古的下落。没办法,她明明知道,小朱古已经被人贩子带到了西安,然后才失去线索。可卓玛还是偏偏要求他们俩,每天得有一个人陪着她去到处走走。可能,这就是她的一种精神寄托吧。看到阿妈如此异常表现,格尔木和扎西真的很担心,她们甚至怀疑,卓玛妈妈已经处于精神崩溃的边缘。可能得了什么精神分裂症一样的,障碍性思维。

  为了保持现状,在格桑和爸爸格哈德,没有回来之前,她们姑嫂两就青少年的满足卓玛的要求,顺其自然,以防卓玛身体节外生枝。每天的扎西和格尔木,一听到妈妈骑着马,叫着她们俩的名字的那一刻,姑嫂两个心里就突然咯噔一下,心里再说:不好,妈妈今天又要犯病了。当然,卓玛还是选择格尔木和她一起去的机会比较多。因为她知道,家里的孙女黑木蛟,还是要扎西去带着地。

  卓玛没有病,只是心里对小朱古的倍加思念。在丈夫格哈德和儿子格桑外出放牧之际,她作为格哈德的妻子、格桑的母亲,在家里带着女儿格尔木、和媳妇扎西,竟然将未来的活佛孙子丢弃?这是卓玛活到50多年来,所做的最愚蠢的一件事,也是不可饶恕的行为。

  在她认为太对不起丈夫和儿子,总认为自己没有尽到责任,没有把这个家管好。眼看着即将归来的格哈德和格桑,卓玛越发心急如焚,她总是盼望着赶在格哈德回来之前,能将小朱古顺利找到。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所以,卓玛阿妈常常是一个人梦中惊醒,茶不饮,饭不思。

  为了担心卓玛妈妈的身体健康,扎西和格尔木便偷偷地给妈妈喂点安眠药,从而保证卓玛在正常情况下的休息。即使是这样,只要卓玛一觉醒来,第一件事,就是赶快寻找她的孙子小朱古。

  因此,她每天总是风尘仆仆的带着干粮、骑着马,带着格尔木在那曲地区一找就是三五天不归,而且是越找越远。甚至找到,比邻那曲地区的其它地方。谁都能看得出,为了小朱古,卓玛几乎是接近疯狂。

  当然,这与小朱古在他们家,除了扎西之外精心照料,其次就是她本人,前前后后对小朱古的精心照料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自从小朱古被捡回来,扎西和格桑都束手无策,和许许多多刚刚结婚后就有了孩子的年轻母亲们一样,他们俩不知道怎么样去带好一个孩子。全都是卓玛妈妈一个人,教会扎西怎么抱孩子?怎么喂孩子奶?怎么去给孩子穿衣服等等,一切都是要卓玛亲自手把手的来示范。

  刚开始,扎西都不敢带小朱古睡觉。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卓玛妈妈带着小朱古,日夜不辞劳苦的照看着。她似呼发现了小朱古身上,有什么和正常小孩不寻常的地方。可她又不愿意和家人分享,或许她的这种发现,还没有得到她自己的认可。于是,她就自己一个人信以为真:她的孙子小朱古,就是人们传说中的活佛转世。

  一直为人大大咧咧,处世雷厉风行,就像男人一样大刀阔斧的卓玛妈妈。从儿子和媳妇,带回来小朱古的那一刻起。她便发现这个孩子竟然在青藏高原的山脉下捡到,而且一丝不挂,还是毫发无损,这本身就是千古奇谈。

  因为她知道,在那阴冷潮湿的荒山野岭,不用说是一个小孩子,就是一个成年人,一丝不挂的让他在那曲地区草地上,尚若度过一个夜晚,即便不死,也会遢皮三层,尚若活着也是非死即残,无论他是何等造化,要想和正常人一样生活,绝无仅有,更何况小朱古是一个几个月大的小毛孩子。再说了,那些常年生活在这一地区饥肠辘辘的豺狼虎豹,天上的秃鹫大雕,又怎么能放过一个呱呱落地的儿宝。

  卓玛没有多问格桑和扎西的真正原因,就是怕扎西听了害怕,不愿意接受这个孩子。而在卓玛不断地接触小朱古之后,她逐步发现,小朱古浑身上下皮肤精光、润滑,看不到一丁点小毛孔。直到小朱古失踪的哪一天起,卓玛还是没有看到小朱古的头上,长出一根头发来。

  家里其他人也没有过问这一件事。或许他们认为,小朱古人还小,等长大了,也许就有头发长出来。在所有人没有注意这些细节的情况下,卓玛把她自己的发现,深深地埋在心底里。因为她怕这一发现说出去,就会有人把小朱古说的跟妖魔鬼怪相提并论,更不想家里人因此而忧心忡忡。

  其实,她哪里知道,他们家所有人都发现了这种情况,只是大家不想把事情说破,那样会给大家带来不必要的烦恼。既然把这孩子捡回来了,就顺其自然的养着他,是福是祸,让时间来验证这一切。马后炮和事前诸葛亮,都不是最后的结果。既然一家人因为捡到一个孩子而开开心心,为什么要在大家接受他的同时,来浇一盆冷水呢?她卓玛家的人只能栽花,不能栽刺。所以,大家都心照不宣,只字不提这个孩子身上的怪里怪气。

  那么,已经发现小朱古有着与众不同的明显标志,卓玛为什么还要这么撕心裂肺的去寻找呢?丢掉一个来路不明的孩子,不是对他们家更好吗?卓玛自己也说不清楚这到底是为了什么?也许是因为天底下所有女人都具有的那种做母亲的慈爱和对弱小者的一种怜悯吧。

  正因为如此,卓玛特别担心小朱古一旦落入别人之手,在宗教信仰特别奉行的西藏,会不会有人将他身上的这一特点,诬陷为妖孽投胎,那这孩子肯定会凶多吉少,说不定真的会被人加以遇害。想到这里卓玛阿妈不寒而栗,那旧西藏的一桩桩酷刑仿佛在她眼前一幕幕展现。那点天灯,人皮鼓等等顷刻间历历在目。当然,她也没有经历过这些,只是她阿爸阿妈讲给他们兄弟姐妹听过。不过,有一件事情她是亲眼目睹过。

  我们都知道,全世界各个地方,各个民簇,都有其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民风名俗。你比如印度人在人死后,习惯水葬,中国的汉簇人喜欢墓葬,而西藏人则喜欢天葬。那么什么是天葬呢?即在人死后把他的尸体送到高山上,喂大雕。卓玛阿妈小时候就被爷爷奶奶带着去参加过亲友的天葬,头一天亲戚们将死者送上山,第二天来祭扫时只乘下死者的骨架。于是,人们将其收拾然后再墓葬。一旦回想起这些,卓玛悚然胆颤心寒。虽然当时的她不知道发生什么,也不知道害怕什么,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心胆俱裂。本来卓玛阿妈早就想让这些小时候的记忆永矢弗谖,可一联想小朱古的失踪,各种各样的游思妄想,瞬间在她脑海里像放电影一样的,一幕幕展现。

  这也难怪她经常在扎西和格尔木面前絮絮叨叨,原来在她的内心里,总是担心小朱古会真的没了。尚若不想办法去找,那是一点希望都没有。选择去找,或许还有一点希望。即使没有,也因为自己努力尽职,没有心理负担。这就是卓玛阿妈明知道如大海捞针,确一意孤行的真正原因所在。这不,今天一大早,她又不声不响的将女儿格尔木推醒:“丫头,快醒醒,和阿妈一起找小朱古去。”格尔木真的是吃不消阿妈这无休止的奔波,便伸直懒腰,打着哈欠喧腾的对阿妈说:“阿妈!别闹了行吗?昨天去派出所人家怎么对你说的呀?你怎么一回到家就忘掉脑后啦!我不去,要去,你一个人去吧!”

  卓玛阿妈告诉女儿格尔木说:“这一次我们娘俩要去远门,是因为我梦见小朱古,他就在离开那曲一百公里的地方。要不然我今天怎么会起这么早呢!快点,不要将你嫂子和黑木蛟吵醒。”格尔木一听阿妈说的是梦里的情景,急忙问道:“真的?阿妈那我们就直接去你梦里的那个地方,不要再跑冤枉路了,你说好不好啊!”卓玛笑着说:“那当然,我们直接去那个地方,或许第一眼就能看到小朱古。”卓玛这是给自己一个理由,也给格尔木一个勖励!否则,这个懒虫还真的是耍摊不想起床!

  于是,格尔木一跃而起,第一个动作就是靸着拖鞋一个小跑的去了一趟卫生间。然后,才开始洗漱。卓玛则打起一个背囊,里面装满牛奶和馕。格尔木一看里面没有牛肉干,就瞪着眼睛问阿妈:“卓玛同志哎,你是不是想把你女儿饿死啊?怎么就准备这仨核桃俩枣的,没有牦牛肉我可就不陪你了,你就一个光杆司令去吧!”说完,就捂着嘴在笑。为了哄着她和自己一道去,卓玛也只好去拿了一大块牛肉干,还故意的拿在手里朝着格尔木摇了摇说:“这一块够你吃的了吧!”格尔木说:“差不多吧!如果你不在意,就再去拿一块,反正我嫂子在家又不吃,她在减肥。”

  卓玛瞟了格尔木一眼说:“噢!好吃的你都带着,你不减肥,当心你吃胖了没人要。你嫂子好歹还嫁给你哥哥了,她吃胖一点倒没啥,我看你吃胖了以后就耐在我们家不走吧!”格尔木骑上马,对着阿妈说:“那能呢?我要不是舍不得离开你卓玛同志,本姑娘一声令下,后边至少排队一个排。”说完她在没有挥响马鞭之前问阿妈道:“说吧,我们今天去那里?”卓玛阿妈告诉她说:“你小心,阿妈今天如果碰到合适的小伙子,就将你这个小馋嘴给卖掉算了。今天我们向北安多县方向,驾!”说完随着一声马鞭的叭的清脆响起,两匹犹如脱缰的枣红马,径直朝着藏北方向飞奔而去。

  安多县地处西藏北部,著名的唐古拉山脉南北两侧,东与青海省治多县、扎多县、西藏聂荣县为邻,南与那曲县接壤,西与班戈县、双湖特别行政区搭界,北靠青海省格尔木市。全县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县城所在地位于109国道3420至3430公里处,距那曲地区所在地那曲镇135公里,距自治区首府拉萨市464公里,离格尔木市703公里,交通发达,是西藏的北大门。安多幅员广大,地形复杂,草原辽阔,河湖众多,冰川纵横,气候独特,蕴藏着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全国最大的自然资源处女地。

  卓玛带着女儿格尔木,一路上走乡窜户,见人便问,得出来的结论是没有一个人能看见过小朱古。即使有人曾经见过小朱古,那也是在卓玛她们的家里。每当认识到过卓玛家看过小朱古的人,一听卓玛说小朱古被他们家丢失了,人们惘然若失,一个个扼腕叹息。她们不好意思当面责怪卓玛及其家人,但卓玛在和她们沟通的言谈举止中,她察言观色,能明显的感觉到藏民们对他们家丢失小朱古这一行为的畏葸不前于不满。你说一个活佛转世,怎么会就这么不小心给弄丢呢?罪孽啊!

  好歹藏民们对卓玛是早有所闻,一个全区唯一的劳动模范好歹多少有点知名度。故,无论卓玛到了哪里,他和女儿,以及两匹马还是和平常一样,受到藏民同胞的款待。人们一听说是为了寻找丢失的小朱古,便纷纷赠送马饩,牛奶、青稞面、酥油茶,为她们娘俩祈福、平安!希望早日找到小朱古,为西藏带来风调雨顺、人畜兴旺之年。

  安多人从来就是热情好客,每当来客时都要迎上前去向客人问一声“嘎地”(辛苦了)或行贴颊礼。行人在途中或晚上到了居住点,主人都会帮忙牵马,替客人把马牵到最好的草场上,下鞍具,搬东西,把客人请到家里,拿出最好的食物款待,让出最好的房子和账篷给客人住,并拿出自己最好的被褥供客人享用。客人上路时,他们把马牵来,扶客人上马,送上一程,说场"才仁"祝你长寿。纯朴的民风令人感概不已,即使这样,若大的安多县又岂能是卓玛和女儿骑马就能走遍的事情?不用说是走进那神奇的长江源头格拉丹东,就是那唐古拉山,和可可西里他们都无法逾越,那就更不用说这里的星罗棋布的山水湖泊和小溪了。

  马背上的颠簸,算不了什么?关键是一个个失望的信息,让卓玛阿妈承受不了。在来到措马乡的哪一天,卓玛终于因积劳成疾,一下子从马背上扑通一声摔下马来。幸好有马鞍套住她的双脚,出使得她的头没有着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在藏民们的帮助下,卓玛阿妈在乡人民医院,打了两天两夜的吊针,因为身体状况不再允许卓玛想到哪就做到哪,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迫于无奈的她,只有和女儿格尔木选择回家。失落的感觉,加之希望的破灭,这残酷的现实,不得不使卓玛面对她根本就不愿意接受的这个事实。那么小的一个孩子,不知道他能否像格桑和扎西捡到他那时候一样,平安吉祥!

  如今的西藏虽然早就废除了农奴制,但极个别极端分子,还是贼心不死,他们只希望还能有一天恢复到过去。万一小朱古落到这伙人手里,就他现有目前的状况,足够这些人给小朱古扣上妖孽的帽子。一想到这,卓玛便心急火燎。其实,也正因如此,卓玛把自己的发现,没有告诉家人,目的就是害怕家人拒绝收养这个孩子。当然,卓玛在小朱古身上的发现,还远远不止于此。她在带小朱古睡觉期间,还发现这孩子,似呼有调节自己身体体温度的功能?

  因为在西藏六七月份的那曲地区,中午气温特别炎热。她在带小朱古睡觉的时候,发现这孩子身上,散发出一阵阵清凉的气息。而到了深夜时分,气温巨降。她又发现这小朱古身上,散发出一阵阵暖暖的气流。

  刚开始卓玛怎么也不敢相信,她认为是自己的感觉出现问题。在经过反反复复的检验后,卓玛仔细观察了小朱古全身。她惊人的发现,在她感觉来自小朱古身上的一股股暖流之后,那小朱古整个身体上,都会向外散发着热气。可用肉眼确看不出这些热能来自他身体的那一个方位,无法分辨。只要你用手靠近他的身体时,就能清晰的感觉到,这来自小朱古身上的一股股暖流,从他身上向外散发出去,就好像人类的空调机,在向屋里释放冷暖空气。

  还有一个发现就是在和小朱古讲话期间,卓玛没有教他学藏簇语言,而扎西和格尔木只教会他学普通话。可小朱古在和卓玛交流时候,都是用藏簇语言。而和扎西、格尔木都是用普通话交谈。细心的卓玛总有一种预感:在这个孩子身上,将来一定会发生些什么?只是自己也说不清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种预感。

  当然,扎西和格尔木其实也知道一些,只是相互不敢说出来而已。一是怕传出去人们知道了这些,再也不会把小朱古当活佛来崇拜,就怕把他当着妖魔鬼怪。总感觉一旦所有人都知道小朱古身上竟然有这么多与众不同的地方,或者是落到别有用心的家伙手里,很有可能危及到这个小小的生命。一家人彼此盖着合子摇,谁也不说在小朱古身上,他们到底发现了什么?

  因此,大家在小朱古来到这个家庭之后,虽然心有余悸,福祸难以知晓,但毕竟在人们心目中所形成的活佛映像,还是久久的挥之不去。他们一家人也因此被人们投以敬佩的目光,心里总是那么的充满阳光。只希望人们的真诚,一定能感动在那孩子身上对人类不利的一面。不求终身无过,但求平平安安。

  的确,小朱古的绝顶聪明,征服了格桑家所有人。这孩子的智商,是格桑和扎西,以及格尔木在科幻小说里面才能看到的那种超人一般的数值。普通人是没有办法达到如此之高的境界,将这么一个孩子丢失,卓玛心里怎么可能就此罢休呢?在一次次去派出所,和一次次在那曲每一个地方的寻找,到最后又一次次另她失望而终的时候,卓玛也只能选择漫无目标的等待。从安多县回来,身体就一直处于病怏怏状态,而现如今她在没有任何办法找到小朱古的情况下,也只有每天为这个来之不易的小生命,拼命地祈祷着,但愿他平安、健康、吉祥的活着!

  11月份,那曲地区天寒地冻终于开始了。

  中午还是阳光明媚的天气,一个小时没到,就是风雪交加。这个季节的西藏天气,就像似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一会儿晴空万里,阳光照在雪地上,反射出刺人眼痛的光芒;一会儿又是风圈残云,呼啸而来,犹如奔腾的骏马疾驶而过,那一刹那被马蹄沾起的雪沙,一阵阵、一片片漫天飞舞;一会儿又是细雨蒙蒙,那看似貌不起眼的一颗颗小雨点,在寒风的作用下,打在人的脸上犹如钢针,冰冷刺骨,让你浑身上下就像筛糠似的瑟瑟发抖;一会儿又是鹅毛大雪,铺天盖地。那苍苍茫茫,天昏地暗,白皑皑的一片,你绝对分不清东南西北,不知道家的方向,找不到家的归途。

  就这种极其恶劣气候条件下,格桑和爸爸格哈德,只能选择赶在寒潮来临之前,将自己家的牦牛和羊群赶回到家中,开始一年一度的圈养。看着一头头牦牛,养得是膘肥体壮,一家人今天似呼把以往的快乐,一扫而光。在听说小朱古在家里不知不觉的失踪,大家都沉浸在失去小朱古的自责、哀叹、和遗憾中。

  格哈德只是叹息,但不敢吭声。格桑只是一头倒在炕上,怀里紧紧地抱着女儿黑木蛟,生怕再有人将黑木蛟抢走似的。扎西只是在他身边静静地坐着,她知道是自己的失责,才造成目前这种令全家人而不愉快情形中。

  可格桑还是没有责怪扎西的意思,待他看到妹妹格尔木的那一会,格桑怎么也控制不住自己对小朱古的感情,一下子将所有的抱抱怨怨,全部爆发在格尔木身上:“我说格尔木你在家是干什么吃的?扎西带孩子,妈妈烧火煮饭,你就你这么大一个人,连一个小朱古都看不好吗?”

  格尔木是满脸委屈,但是她选择忍气吞声。因为哥哥出去好几个月,刚刚回到家里,几个月的辛苦劳累,牦牛是养的又壮、又肥。只是爸爸和哥哥,累得是又黑又瘦。她只是想让哥哥和阿爸多休息一会,不想让刚刚回到家中的他们为家里的事情操心。

  格尔木在哥哥格桑的责备声中,默认了格桑的一切抱怨。扎西看不下去了,她愤怒的冲着自己的丈夫格桑说:“你朝妹妹发什么火?不就是杀鸡给猴看嘛!想冲着我就来,干嘛去拿一个无缘无故的人来煞气?你一个做哥哥的又不怕丢人?你和爸爸没有出去之前,家里人就忙的不可开交,这个你和阿爸又不是不知道。一天到晚来看小朱古的人,三三两两。我们总不能将所有家务事都放下来,专门派人看着小朱古吧?再说了,谁又会想到,一个被人们崇拜为活佛的小孩子,会在一个大白天被人抱走呢?你不是曾经也有过这样的想法么?可这个小活佛他就被人给拐了,这人贩子脸上又没字,我们总不能无缘无故的拒绝人家千里迢迢来看一眼小活佛吧?再说了,人家带他去玩一玩,你们以前在家,不也是这样吗?难道把小朱古隔离开来,还是将他锁起来啊!”扎西气呼呼的。她没有因为格桑的不讲话而停止自己的,连珠炮式的指责。

  “再说了,那小朱古被人抱走了,又不是你一个人心疼。阿妈和格尔木都快找疯了,你刚一回来就这么不分青红皂白。我看你还是赶快去看看阿妈吧,我估计再找不到小朱古的话,阿妈肯定会变傻。那才是我们家最为不幸的事情。小朱古还不一定就找不到,我们已经去报了警,警察让我们在家中等待。说不定哪一天警察就会带着小朱古,送到我们家中。可谁知道这要等多长时间?万一卓玛阿妈在没有找到小朱古之前就力不从心,到那时我们这个家还不知道是个什么样子!”扎西想了想继续说道:“我都不敢想,一旦阿妈精神上真的出了问题,就她目前的这个年龄,要想恢复如初,那肯定是不可能。眼面前你急需要做的,就是怎么样去安慰阿妈,使她从失去小朱古的阴影中尽快摆脱出来,这才是你做儿子应该去做的事情。”扎西说完,两只眼睛紧紧的盯着格桑,那目光寒气逼人,意思就是告诉格桑,你必须现在就去看看阿妈!

  看到扎西那拙拙逼人的目光,格桑仿佛感觉到,如果现在不立即去看阿妈,扎西那小宇宙就要爆发似的。同时,他也感觉自己有点过分,就开始什么话也不想说了。可扎西确催促他说:“一个大男人,不要光知道唱抱怨戏,应该想出解决事情的办法来,本来阿妈就是怕你和阿爸回来抱怨,就一心想在你们回来之前找到小朱古,可事与愿违,连警察现在都束手无策,你让阿妈又能怎样?你去看看阿妈瘦成啥样?”说完,她从格桑怀里抱过黑木蛟,以命令式的口气对格桑说:“还不让格尔木带你看阿妈去,我说你这儿子是怎么当地?”

  格桑这才嬉皮笑脸的转身对妹妹说:“格尔木,刚才是哥哥不对,哥不应该对你发脾气是不是,可谁让阿妈先生了我后生了你呢?假如你是我姐,不就是你教训我了是不。”说完,格桑拍了拍格尔木的头发:“小丫头,你说是不是?”格尔木被他“噗呲!”一下,逗笑了:“那哥,我就跟妈说让你以后就做我小弟弟吧!”

  兄妹俩一个跑一个追,来到了阿妈的房间。

  “扎西德勒!”格桑给阿妈报了平安。可当格桑抬头一看自己的母亲那一刻,他怎么也不敢相信,这个曾经在那曲地区,每年一度的赛马节上,绝对不可缺少的骑马高手卓玛,几乎是家喻户晓,格桑曾以自己是卓玛的儿子为自豪。可现如今的卓玛妈妈是目光呆板,反应迟缓,行动起来似呼已经十分吃力。

  才几个月的时间,原来一直风风火火的妈妈,因为失去了小朱古,就和原来判落两人,格桑看到无比心疼。他轻轻地抚摸着阿妈的双手,仔细的端详着。

  对小朱古的由来,本来就是件非常奇怪的事情。但是,对小朱古就这么不声不响被人抱走,格桑觉得这也并非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小朱古的失踪,没那么简单,这小家伙也没那么容易被人拐卖。当然,只是格桑的个人直觉。从捡到小朱古的那一刻起,格桑始终怀疑这小家伙身上,绝对有着不寻常的经历,虽然直到目前为止,他还无法找到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这一切。

  所以,格桑就凭自己的这一直觉,开始安慰起饱经风霜的阿妈来:“阿妈,我知道你为丢失小朱古而犯愁,其实没有必要。我的直觉告诉我,我们家捡到的小朱古还是会回来的,只不过是时间的长短问题。但让我说出具体时间,对不起阿妈,我还真的说不上来。至于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具体是什么原因?我自己也说不清楚。反正在我回来时,一听说小朱古被你们在家中丢失,我就觉得这孩子不是那么容易被人轻而易举带走的。说不定哪一天,他就会像当初我们家藏獒发现他一样,突然出现在我们一家人眼前。也有可能公安机关,会帮我们找到他。或者是会有人将他送到我们家,都有可能。关键是我们要有信心。这孩子虽然不是我们亲生,毕竟在我们家生活快一年的时间,我们对他有感情,他对我们也亦如此。更何况他还不仅仅是个普普通通的孩子,能在我们那曲地区这么不寻常的气温中,居然毫发无损的活下来,就是最好的证明。所以,阿妈你千万不必担心太多,你不是希望他是我们心中的活佛吗?那么你就这么想:谁敢会对一个活佛怎么样呢?只要你抱着这种心态,自己就会好受些。然后,我们就在家里耐心等待就可以了。”

  卓玛在听到儿子格桑的一席话后,一骨碌从炕上爬起来说:“儿子,你真的是这么想的吗?妈妈我也是这么想的。你知道我为什么会拼命去到处找这小家伙,就是因为我心里有这么个信念:这孩子尽管现在我们还不知道他离开我们有多远,可在我心里总有一种他迟早要回来的感觉。今天阿妈听你这么一说,证明有这种想法的人,当然不止我一个人,至少还有你,我的儿子格桑!”

  格桑看到阿妈一瞬间的眼神,刚才还令人窒息的目光一下子充满着希望。此时此刻的格桑仿佛又看到了,从前的卓玛妈妈,一天到晚那风尘仆仆、精神抖擞的模样。

  格桑和格哈德的怀里,给原来就不怎么热气腾腾的家庭,增添了几分热闹气氛。再怎么郁闷,只要有男人在家喝酒,特别是他们那似醉非醉的样子,说出来既滑稽,又可笑。就连小小的黑木蛟,看到格桑和格哈德喝酒的样子,也笑不绝口!卓玛精神上有了天翻地覆的好转。还是一家人在一起好啊!你看,现在所有人都只字不提小朱古三个字。只是看着黑木蛟嘻嘻哈哈,整天忙着牲畜饲料,以及为它们加固好准备过冬的茅棚。而卓玛阿妈的身体状况,也一日比一日逐步略显抖擞,健康,一改失去小朱古以后的几个月时间的疲癃,真正一步步恢复到捡到小朱古以前的那种欢快,与忙碌。

  这要感谢全家人对她的无微不至的关怀所至,当然,尚若不是格哈德和格桑的及时回家,并迅速对卓玛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就凭扎西和格尔木姑嫂两的顺其自然,恐怕卓玛阿妈早就变成神经病一样的人了。这个一点也不奇怪,人们在经受不住失去亲人的痛苦那一会,不是有好多人因此而一蹶不振,一蹴而就的成为精神分裂症,有点甚至导致人格、语言上的障碍,那对活在世上的人来说,更何况不是一种造孽,与灾难!

  在这其中,格哈德作为她生活在一起五十多年的丈夫,对卓玛小心谨慎的呵护,以及家里大事小事一起拢共一揽子全部兜到自己身上,休戚相关。尚若不是这样,那卓玛阿妈哪里来的休息时间?又怎么会有时间天天带着黑木蛟,又唱又跳,咿咿呀呀、呵呵嗨嗨呢!我们所有活着的人,不都是活在自己的一种精神寄托中吗?卓玛的身体上的恢复,当然是离不开将小朱古的思念,寄托在黑木蛟身上。小朱古在心灵上的位置,慢慢的被自己的孙女黑木蛟所替代,也可以说卓玛阿妈已经逐步的接受,小朱古丢失而无法寻找的这个事实。

  生活中,我们人类对人世间一切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的纠结,其实,都是来自于自身的狭隘与自私。只要人类从容面对得与失,让自我心灵放飞,人人拥有一颗美好的心态,那么,我们的纠结又从何而来?当然,人生有许多无奈。有些快乐,别人未必能理解;有些悲伤别人未必能感受得到。有些累累在身上,确疼在心上。有些泪,流在脸上,确苦在嘴里。人类最不能接受的是:看不见的伤痕,和流不出的眼泪。因为它们才是最疼、最冷!

【公告】17K付费标准调整公告
《人民的名义》周梅森合集
【书单】热门玄幻大盘点!
【专题】最新热销小说力荐